有人跟我說文章最重要的三個元素就是:思想、思想和思想
對於思想的重要性我是苟同的
畢竟文章就是思想的具體呈現
但我認為文句的包裝亦是必要的
憶起國文課本內評點「文句樸實」的作品
學生時的我總想:那就是完全不雕琢的意思吧
當然這是為了通俗,我是了解的
但閱讀起來總是有些無趣
單純把食材煮熟,卻忘了放調味料
不過亦有作品樸實出了一種味道,讓無華的氛圍溢散在作品中,讓人享受那份質樸
我就很喜歡琦君的散文
引人進入一個懷舊的世界
也許是我太年輕,所嚮依舊浪漫
喜好文句、敘事方式唯美、別出心裁
所以我喜歡在張曉風的文章尋獲未曾謀面的字彙
徐志摩的「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」總令我醉心
張愛玲濃豔、攙和各種色彩、世俗又蒼涼的筆法讓我神迷
也許隨著年歲這些喜好也會改變吧
美麗的詩詞往往是用了適切的動詞
用活了動詞可以使文句產生簡約的美感和鮮活的氣息
如:那山「安」在那裏
頓時腦中就有畫面
簡單又不失美感,讓人顫動
有時閱讀外文作品
也會訝異:原來這個可以當動詞?!
同時感到單一字彙卻訴盡一切的震撼
以泰戈爾的一句詩為例
Thy centuries follow each other 「perfecting」 a small wild flower.
我真心品味動詞的美感
2018年2月9日 星期五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0 意見:
張貼留言